去年秋播小麦播种期间天气晴好,播种质量较高,底墒足,出苗情况良好。但由于10月上中旬和11初出现阶段性降雨,导致小麦播种结束期有所推迟,早播、晚播麦田苗情差异偏大,弱苗、旺苗并存,不平衡性较为突出。12月以来以晴好天气为主,积温偏高,光照充足,苗情有所好转。
越冬期小麦一、二类苗比例占86.5%,较上年增加1.8个百分点,旺长苗和三类苗总体较少。今年1月份气温明显偏高,上旬的2次有效降水过程使得的小麦旱情得以解除;虽然日照偏少,但未出现上年度强寒潮低温冻害,在田小麦生长速度普遍较快。由于秋播小麦播种后土壤封闭化除时田土偏旱,冬前化除的面积小、效果差,较去年同期低18.4个百分点,目前我区小麦已开始陆续返青,冬前未化除或化除效果不佳的田块,杂草发生量较大,春季化除压力大。
今年我区小麦春季管理重点是:坚持“促弱控旺、高效施肥、绿色防控、抗逆保丰”的技术路径,分类精准管理,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和防治赤霉病,争取足穗大穗、优质丰产。
促控结合,分类管理。
1、群体茎蘖数不足
一是当前叶色落黄,明显脱力的弱苗田,可尽早每亩追施5~7.5公斤尿素,促进苗情转化升级。二是对返青后群体量过小(群体茎蘖数小于55万/亩)、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,要提早施用拔节肥,以促进弱苗转壮,争取足穗。
2、群体茎蘖数适宜
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田块,要严格控制返青肥。在叶色正常褪淡、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、第二节间伸长1~2cm、叶龄余数2.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,有利于培育壮杆大穗,拔节肥一般可施用尿素5~8公斤/亩+45%三元高效复合肥10~15公斤/亩,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调整磷钾肥用量。
3、群体茎蘖数过大
一是对群体过大,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,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,要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。高产田还提倡施用孕穗肥,掌握在剑叶(旗叶)露出一半时施用,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,一般可追施尿素5~8公斤/亩。但弱筋小麦实现优质高产,施氮要前移,应以施用拔节肥为主,不宜追施孕穗肥。
二是镇压化控,防冻防倒。对秸秆还田量大、播种质量差、播后镇压不到位麦田,选择冷尾暖头、气温回升且无霜冻无露水的晴天尽早镇压,促进根土密接,利于露籽苗、吊根苗等易冻弱苗转化;注意土壤墒情要适宜(表土干燥),切忌在寒流天气来临前或土壤湿度过大时镇压。根据苗情长势长相把握适当的镇压强度,防止过度镇压。对旺长麦田,在拔节前适墒适时镇压、中耕或喷施化学调节剂控制旺长,防冻防倒。如春季发生冻害,应在冻害发生后2~3天内调查幼穗受冻程度,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%的麦田及时追肥,幼穗冻死率10%~30%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,冻死率30%~50%的麦田亩施尿素7~10公斤,冻死率50%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~15公斤。
三是清沟理墒,降渍防旱。及时清沟理墒、疏通田内外沟系,保证排水畅通,做到雨止田干、沟无积水,切实防止春季连续阴雨天气造成严重渍害;清理三沟也有利于遇旱时及时沟灌洇水。对无沟种麦或沟系不配套的田块,在低洼积水处开挖引水沟,先排除田面积水,待田间墒情适宜时,补开田间沟系,确保内外沟系配套。四是防病治虫,适时化除。根据草相、天气、苗情,及时化学除草,控制杂草为害。密切关注天气,注意避开低温寒流,防止低温药冻害,施药前后3天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6℃。注意加强防治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麦蜘蛛等病虫害。
好评 |
|
0% | 0 |
中评 |
|
0% | 0 |
差评 |
|
0% | 0 |